|
【佛山陶瓷网】瓷砖厂工序质量监控与信息反馈管理 |
【guanli】2016-1-6发表: 瓷砖厂工序质量监控与信息反馈管理 工艺质量监控是瓷砖产品成败的关键,现实生产中为加快质量问题的解决速度,生产控制过程中,生产管理者应完善工序质量监控点的设立和工序质量信息反馈制度,并要求各车间、各工序设立专职质检员,以便及时 瓷砖厂工序质量监控与信息反馈管理工艺质量监控是瓷砖产品成败的关键,现实生产中为加快质量问题的解决速度,生产控制过程中,生产管理者应完善工序质量监控点的设立和工序质量信息反馈制度,并要求各车间、各工序设立专职质检员,以便及时、准确把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反映到相关部门及生产厂长。 结合笔者生产管理实践经验,瓷砖生产工艺流程中,应至少建立以下工艺监控点,并加强相关流程监控后的质量反馈。 1、原料配料监控点 1.1、设立监磅员负责监督铲车配料的准确性。 1.2、原料配料标准:1吨以上砂石粉配料允许误差±20kg,1吨以下砂石粉配料允许误差±10kg,坭料配料允许误差±30kg,添加剂不允许误差。 1.3、质量反馈要求 1.3.1、凡配料超出以上标准的一律要求将多配原料人工铲除、少配原料补足。凡不配合通知技术部。 1.3.2、凡铲错料的、多余料没回仓的及时制止并通知技术部。 2、泥浆性能监控点: 原料质检负责原料车间球磨料浆细度、比重、流速、浆面高度、球内空间的检测和控制。粉料的粒子、水份的检测和控制。原料车间工艺跟踪。 2.1、标准:《工序检验标准》及其它下面补充要求 2.2、质量反馈要求 2.2.1、球磨细度不合格通知操作工加磨至合格。操作工接到通知没加磨放浆的及时制止并通知技术部和原料车间主任。 2.2.2、比重、流速不合格通知当班负责人。 2.2.3、浆面高度要求70~80cm,测浆取浆同时检测,不合格通知当班负责人,连续三次同一球磨机检测不合格通知技术部。 2.2.4、球内空间要求200~220cm,放浆后下次入球前检测,不合格通知当班负责人,连续三次同一球磨机检测不合格通知技术部。 2.2.5、粉料粒度、水份不合格通知当班负责人,30分钟后复测,复测至合格为止,连续三次复测不合格通知技术部。 2.2.6、发现操作违反工艺要求(如转产、转品种没洗球、没洗浆池。原料没有全部加入球磨机。未放完浆开始进球,不同品种浆料混合等)通知技术部 3、原材料验收监控点 3.1、原材料检测结果及时通知技术判断,发现与标准不符的在检测单上注明不合格项目内容。 3.2、凡外来原料乱堆放的通知地磅扣单并通知铲车及时整理。铲车不按要求堆放通知技术部处理。 3.3、仓内原料要求每星期检测水份一次,送技术部。 3.4、仓内原料要求每月28~30号全部进行综合取样,将检验结果送技术部。 3.5、凡不合格项目做好记录并由部门领导及时通知供应部。 4、化工原料验收监控点 4.1、化工料检测结果及时送技术部。 4.2、凡不合格项目做好记录并由部门领导及时通知供应部。 5、半成品质量监控点 半成品质检员对压机工序、干燥工序、釉线工序、烧成工序以及半成品质量信息进行监控。 5.1、压机工序 5.1.1、生坯厚度:生坯厚度超过工序标准±0.2㎜,要向当班压机负责人反映并责令调整.在承诺的时间内复查,复查不合格向压机主任反映,并向技术部跟线技术员汇报. 5.1.2、厚度偏差:同一件砖超过0.3㎜,不同砖坯超过0.4㎜,要反映到压机主管,责令调整。在承诺时间内复查,复查不合理向压机主任反映,并向技术部跟线技术员汇报。 5.2、干燥工序 5.2.1、干燥坯水份:干燥水份超标时,应向烧成主管反映,并责令调整,在承诺的时间内复查,复查不合格,向烧成主任反映,并向技术部跟线技术员汇报。 5.2.2、干燥坯强度:干燥坯强度超标时,应向烧成主管反映,并责令调整,在承诺的时间内复查,复查不合格,向烧成主任反映,并向技术部跟线技术员汇报。 5.3、釉线工序 5.3.1、印花前温度:印花前温度不达标,向釉线机修反映并责令调整。调整如果不达标,向烧成主管反映,调整时间超过二十分钟,向烧成主管反映并向技术部跟线技术员汇报。 5.3.2、印花效果:根据《生产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印花后出现局部花色不均匀或未按作业要求进行,责令机修进行调整,如效果不理想立即向技术部跟线技术员汇报。 5.3.3、施水量:施水量按《生产作业指导书》执行,有不达标情况,责令机修调整。同一班有两次超标时,要向釉线主管、烧成主任反映,并向技术部跟线技术员汇报。 5.4、烧成工序 5.4.1、砖坯尺码、中心弯曲度、边弯曲度、边直度参照《工序质量控制标准》,有超标现象时,向烧成主管反映,并责令整改。同一班超标项目得不到控制,向烧成主任反映并向技术部跟线技术员汇报。 5.4.2、吸水率、抗折强度:吸水率、抗折强度有超标现象时,责令烧成主任整改,并向烧成主任反映,向技术部跟线技术员汇报。 6、抛光工序质量监控点 6.1、抛光线之前砖坯变形超标,厚薄偏差超标,要向抛光主管反映,以便作出调整。 6.2、严格控制抛光切削量及其偏差,不符合工艺指标时,要责令抛光线调整。 6.3、烂砖:机前烂砖超过30件要向烧成主管反映,超过50件要向烧成主任反映,并向技术部跟线技术员汇报。 6.4、光泽度不达标,责令抛光主管调整,调整不合格,向抛光线主任并向技术部跟线技术员汇报。 6.5、崩边、崩角、缺角、对角线等抛光缺陷,单一超过40件向抛光主管反映,超过60件向抛光主任反映并向技术部跟线技术员汇报。 6.6、返抛砖600*600有80件以上,800*800砖有60件以上时,要向抛光主管及跟线技术员汇报。返抛砖600*600有120件时,800*800达到100件时要向抛光主任反映。 7、成品质量监控点 7.1变形 7.1.1、变形连续出现较多(20-30件)时,要立即通知抛光主管确定变形原因。 7.1.2、变形超过100件时,向抛光、烧成主任汇报并向技术部跟线技术员反映。 7.2、阴阳色、色差、蒙花、缺花 7.2.1、以上单一缺陷超过30件,通知烧成主管和跟线技术员,协调抛光车间调整抛光工艺,进行弥补。 7.2.2、以上单一缺陷超过100件时,要向技术部跟线技术员反馈。 7.3、色号过多:色号过多,同一班同一编号出现五个色以上,向技术部经理、生产部汇报。 7.4、抛光车间涉及到的缺陷:对于抛光车间涉及到的缺陷,单一缺陷超过100件时,要向生产部厂长反映。 7.5、原料车间涉及到的缺陷:单一缺陷超过60件,要向原料主任反映,并向技术部跟线技术员汇报 8、成品综合监控点 8.1、放后变形:放后变形向烧成主任反映,向技术部跟线技术员汇报 8.2、原料车间缺陷:原料车间出现缺陷,向原料主管反映,同一缺陷频繁出现(2-3次)情况比较严重(每次2-3件)时,要向原料主任和技术部跟线技术员反映 8.3、压机缺陷:压机缺陷向压机主管反映,同一班得不到解决,向压机主任和跟线技术员反映 8.4、烧成缺陷:烧成缺陷向烧成主任反映,同一缺陷频繁出现(2-3次),向烧成主任和跟线技术员反映 9、工序质量监控点的设立及质量信息的反馈管理必须依靠相关文件来处理完善,这些相关文件包括《质量信息反馈表》、《工序控制标准》、《生产作业指导书》、《质量问题反馈跟踪表》、《生产工艺临时通知》等,各工序质检员必须全面熟悉掌握这些生产中的管理要点。 瓷砖相关 库存管理 车间管理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本资讯的关键词:管理工艺质量问题原料车间瓷砖厂监控信息反馈 (【guanli】更新:2016/1/6 19:34:04)
![]() |